散发抽簪的成语故事


散发抽簪

拼音sàn fà chōu zān

基本解释簪:绾头发的首饰。抽掉簪子,散开头发。指弃官隐居,过逍遥自在的生活。

出处三国·魏·钟会《遗荣赋》:“散发抽簪,永纵一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散发抽簪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散发抽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吉星高照 陈残云《热带惊涛录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,带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
酒囊饭袋 宋 陶岳《荆湖近事》:“马氏奢僭,诸院王子仆从烜赫,文武之道,未尝留意。时谓之酒囊饭袋。”
缘悭分浅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风流才子 唐 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风流才子多春思,肠断萧娘一纸书。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
苦口之药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衣锦还乡 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青云直上 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